今天是:

计算机学院简介
来源: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3-05-19 19:00:36
字号:

【学院简介】

计算机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IT人才为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大数据方向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向人才培养为创新点。采用工程化、校企合作教学理念。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强化师资队伍、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毕业生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实践能力,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计算机学院现有省级一流专业一个,校级一流专业一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一项;陕西省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两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一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两门,省级一流课程三门。

【基本情况】

咸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专业于1992年开始招收计算机教育专业专科生,1998年成立计算机系,200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9年更名为信息工程学院, 2016年信息工程学院更名为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及智能科学与技术等4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招收全日制本科生、三校生及专升本学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于2018年开始招收国际留学生,现有在读留学生102人。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48人,其中专职教师3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高工)18人,讲师(工程师)18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9人,在读博士7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的有32人,学士学位1人;40岁以下教师19人,4150岁教师18人,50岁以上4人。另聘请23名企业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现有校级青蓝人才2人、校级青年骨干教师4人,兼职硕士生导师7人,省级“巾帼标兵”称号1人、咸阳市“三五人才工程”项目2人,校级学术骨干2人。

【学科专业建设】

计算机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系、软件工程系和物联网工程系三个教学机构,分别负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及物联网工程四个专业的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工作。

【科研机构与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计算机学院下设:计算机开发技术与应用研究室,图形图像处理研究所两个研究机构;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图形图像处理、大数据技术应用及物联网技术应用四个科研团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为:教育部粤嵌众创空间、咸阳市众创空间孵化基地、西安蓝雪软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新创业基地、经远少儿编程创新创业基地等8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实验设施】

计算机学院现有专业实验室12个,主要包括数字电路实验室、大学物理实验室、物联网工程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计算机系统结构实验室、网络攻防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室、VR实验室、少儿编程实验室、机器人技术实验室等,占地面积985平方米、相关实验设备800多台(件),主要承担计算机学院相关专业课教学及大学生创新创业任务。

现有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室3个,占地面积964平方米、拥有高性能微机403台,主要承担全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任务及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专业、学科竞赛任务。

【学生活动】

学院一直坚持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密切联系本地IT企业。目前已与陕西北斗金控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西安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安软件外包学院、蓝鸥科技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千峰科技有限公司、粤嵌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蓝雪软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共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近三年,学生申报大创项目70多项,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10多项和省级大创项目40多项,“互联网+”大赛获奖28项。毕业生就业率连年名列学校前茅,部分学生在国家甚至国际知名IT公司就业。

学院围绕学生身心特点,先后开展了“让价值指引人生,用实践成就未来”——社会主义价值观系列活动、“绽放青春点燃激情”系列活动、“寻访优秀校友活动”、“以职业发展为核心的实践调研”、开展“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优秀学子事迹宣讲报告会”、“头脑王者装机大赛”、组织学生参与了“创梦之队”、“电商创业队”“志愿服务队”等校级社会实践示范队,学生会成立了计算机俱乐部、繁星校友会两个校级社团组织。

【国际交流】

我院从2018年开始,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的102位留学生。本院为其开设《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高级语言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Linux操作系统与应用》、《Jsp技术》、《嵌入式系统应用》、《网页设计》等23门课程,采用英语教材,双语教学,实践+理论的教学模式。依托计算机学院教学资源与师资,采用国际化教学理念,提高了计算机学院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拓展了我院教师的国际化视野。

各专业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陕西省一流专业)

【专业基本信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2年开始招生,2017年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培育项目,2020年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2013年获省级专业改革项目;现有省级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两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一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两门。本专业以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为导向,采用工程化教学理念,校企协同育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加强创新创业训练,培养在嵌入式系统设计、软件开发和大数据方向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现有在校学生6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就业质量逐步提高。

【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为人诚实、作风朴实、计算机基础扎实,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较强的运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软硬件设计与开发经验和创新创业意识,能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毕业生适宜到政府机构,IT行业及企事业等单位从事计算机系统的开发、系统应用与维护等工作。

【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主干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离散数学、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开发、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应用与开发。

实践环节:计算机学科认知见习、结构化编程能力课程设计、面向对象编程能力课程设计、嵌入式开发课程设计、大数据分析课程设计、专业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职业技能训练(嵌入式开发、软件系统开发)、专业实习、毕业设计。

【就业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及系统开发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主要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软件设计及软件测试、Web前端开发及人工智能等方向的工作,年就业率均在91%以上,薪资待遇较好,就业领域广阔,就业前景较好。

               软件工程专业(校级一流建设专业)

专业基本信息

2007年我院新增软件工程专业,同年成立软件工程教研室,2016年更名为软件工程系。目前,专职教师11人,在校学生270余人。2020年软件工程专业被评为校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

培养目标

软件工程专业为校级一流专业,旨在培养为人诚实、作风朴实、计算机基础扎实,熟练掌握从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维护与管理等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方法和技能,具备较强的软件分析、设计和开发能力,具有大型软件开发实践及项目组织协作的工程经验和创新创业意识,能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毕业生能够在软件企业、政府、事业单位等部门,胜任软件产品的设计、开发、应用、维护与管理等工作。

【主干学科】

软件工程

【专业主干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Web前端开发、Web服务器端程序设计、软件项目需求与建模、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Java EE应用开发。

实践环节:计算机学科认知见习、数据库原理单列实验课、Java程序设计单列实验课 、C++程序设计单列实验、Java+数据库课程设计、Web应用开发课程设计、Java EE应用开发课程设计、大数据分析课程设计、移动终端开发课程设计、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主要就业方向

1. 升学

2. Java EE企业级应用开发

3.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

4.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5. WEB前端开发

6. 软件测试

物联网工程专业

专业简介

咸阳师范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设立于2014年,目前,专职教师13人,在校学生176人。相关实验室4个:物联网工程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室、云平台实验室。

培养目标】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为人诚实、作风朴实、计算机基础扎实,掌握物联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运用物联网技术的能力进行信息标识、获取、传输、处理、识别和控制。毕业生能够胜任物联网及其应用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毕业生适宜在软件公司、企事业单位及物联网相关领域从事物联网系统相关的规划、分析、软件系统设计、实施、维护等工作。毕业后5年左右,学生能够成为本领域工程项目的管理者或技术骨干。

主干课程

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Java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原理、QtC++程序设计、Linux系统应用与开发、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应用、RFID与传感技术等。

主要就业方向

1.智能硬件设计工程师:智能硬件是一种重要的物联网应用形式,物联网工程师可以负责硬件的设计、开发、制造和维护等工作。

2. 物联网软件工程师: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生还可以从事各种物联网软件的设计、开发、维护和测试等工作,包括嵌入式系统应用、人工智能应用等。

3. 物联网系统架构师:物联网系统架构师可以设计和构建各种物联网系统的整体结构,包括硬件、软件、网络、安全和数据等方面。

4.物联网项目管理师: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管理和协调各种物联网项目,包括项目规划、开发、测试和实施等方面。

5.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师:随着物联网数据量的不断增加,需要专业人才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因此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生也可以在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领域寻找就业机会。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职业教育师范)

专业基本信息】本专业以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依托计算机学院的优势专业和师资,以师范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培养在职业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职业教育、智能技术应用,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师范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模式】以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为指导,以培养学生一定的师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师范技能、智能技术应用为专业特色和方向。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由师范教育教学体系和智能科学与技术教育教学体系两部分组成。强调扎实、宽广的专业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核心课及专业方向课4个层次理论教学体系;师范教学和专业教学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对学生师范技能和工程素养的熏陶和培养。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大学物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职业道德、电子电路基础、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单片机原理、嵌入式系统原理、自动控制原理、Python与数据分析、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脑与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基础、模式识别、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数据挖掘等。

师资力量】现有教师11名,教授1名,副教授6名。教师年龄结构、学源分布合理。青年骨干教师2人,三五人才1名,青蓝人才1名,兼职硕士生导师1人,双师型教师4人。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教材及专著11部,专利10项。近年来,有2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教师参加国内学术交流10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立足西部地区,培养适应国家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和立德树人情怀,系统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同时还具有坚实的数学、电路、计算机、控制等基础知识以及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和方法,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符合职业教育教师职业素质能力要求,能够在职业教育机构从事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教师,具备在企事业、科研部门从事智能技术应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就业方向

本专业在人才培养中体现“强师范、重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职业教育、智能控制及大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应用。

1. 报考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的研究生专业。

2. 职业院校从事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的教学研究

3. 嵌入式系统及智能化产品的软、硬件开发

4. 大数据方向的软件开发

5. 大数据领域的各类信息处理




联系电话:029-33720888 电子邮箱:zsb@xync.edu.cn 学校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文林路东段 邮政编码:712000

copyright © 20109-2010 咸阳师范招生就业网 版权所有